新聞 : 美光合併華亞科突喊交易延遲,今年下半年議定結果將明朗

13 日晚上 8 點華亞科召開記者會,宣布美光暫緩合併華亞科的相關事宜,
合併案將推遲至今年下半年再行決定,除了 800 億聯貸案持續進行外,
現行瑞晶與華亞科的技術合作將會暫緩,增添後續的合併案的變數,
但雙方表示只是計畫展延並非破局,將努力促成該合併案圓滿落幕。 

TrendForce 旗下記憶體儲存事業處 DRAMeXchange 表示,
從製程技術來分析,自從美光計劃轉進 20 奈米之後,
華亞科逐步取代了原先的日本爾必達,成為最重要的生產重鎮;

美光陣營(含爾必達廣島廠、台灣瑞晶、華亞科以及美光原有在美國與新加坡的產能合計)中,
華亞科廠是最早開始轉進 20 奈米製程,
而目前的產能除了原先僅有的標準型記憶體及伺服器記憶體,
更將產能大幅延伸至新一代的行動式記憶體 LPDDR4。

截至目前為止,20 奈米的投片仍持續往上提升,
預計今年約 9 月時投片端就能全轉進 20 奈米。
2016 年度美光的位元成長全有賴 20 奈米製程轉進的時程,
代表華亞科在美光集團中至關重要的角色,無法取代。

而該合作案對南亞科的重要性也不容小覷;
南亞科除了今年年底要開始小幅度轉進的 20 奈米外,
後續的 1Y 或 1X 奈米也有賴技術夥伴美光的支援才能夠達陣,
否則前景將產生沒有先進製程的疑慮。

此案對美光、南科或華亞科來說,
即使在股權交換或定價問題上還有討論的空間,
但若成局,對三者來說都能夠得利。

根據 DRAMeXchange 報告指出,
2016 年第一季的 DRAM 營收市佔以三星(46.4%)佔據龍頭,
SK 海力士(27.1%)為第二,
美光位居第三(18.5%),南科則排名第四(僅約 3.7%)。
美光目前 DRAM 總產能一個月約 315K,
其產能分布分別為原隸屬日商爾必達的約 100K、台灣美光記憶體約 90K,
華亞科則約 100K,佔美光總產能近三成,最大產能的 20 奈米製程落腳於此。

由 TechNews科技新報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