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名家觀點/美光高槓桿借貸 風險誰扛
2015年12月,美國美光公司風光地宣布花40億美元買下華亞科67%的股權,
當台灣政府、一般大眾和高科技公司都在迎美抗韓及成功的阻擋中國資金投入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同時,
筆者在今年5月卻看到的是全台主要公家和私人銀行搶著聯貸800億元,
包括台銀、土銀、合庫、華銀、一銀、彰銀、元大銀、國泰世華、北富、
台新、兆豐、玉山、東方匯理、台中、永豐、台企銀,而且還要在第三回合至少追加400億元。
換句話說,美光竟然只要匯入3.4億美元或8.5%(匯率採1美元兌新台幣32.77元)的投資金額,
再加上高槓桿的借貸,就可買下67%華亞科股權。
這與之前私募基金想用高槓桿方式買下國巨、日月光,房市投資客用5-10%的自有資金買下仁愛帝寶,如出一轍。
筆者不反對各種商業投資行為,但研究半導體產業長達20年,經驗判斷讓我提出二點值得大家探討的風險:
一、當華亞科和美光不再可愛?
去年三星和海力士領先美光推出20奈米DRAM,並於今年要轉進18奈米三維高頻寬記憶體第二代(HBM2),
而華亞科日前才漸漸轉入20奈米DRAM,在最近DRAM價格不振之際,
華亞科毛利率從去年第1季的50%跌到今年第1季的-7%,
同期淨利率從39%跌到-14%、淨現金占股東權益從21%跌到4%;
美光淨利率則從22%跌到-3%(兩者今年第1季的淨利率都比三星同期的24%和海力士的12%要糟很多)。
這也解釋為何美光股價從2014年的高點下跌超過70%,
要是華亞科虧損持續擴大影響100%持有的美光,或是美光本身虧損擴大而影響償債,
美光等同將把67%持有華亞科的風險完美的轉嫁到全台超過15家的聯貸銀行,並對銀行股東們都有重大影響。
筆者預估,在美光利用高槓桿借貸買下華亞科後,
美光的淨負債占股東權益比將會從今年第1季的27%增加到下半年的67%
(這包括於今年4月向市場新增12.5億美元的負債),
這比率雖然仍在可接受範圍,但預期未來幾季仍會持續惡化。
筆者看不出這樣的結果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和升級有何幫助。
二、假如美光與中國大量合資建廠?
當中國紫光之前要求以230億美元併購美光而遭到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
(CFIUS, 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因危及美國國家安全而否決、
及前華亞科董事長高啟全加入中國紫光後,
美光與中國紫光或與其它政府投資機構合資在中國建DRAM廠已經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而且,中國原訂於2025計畫達到50%半導體自給率的目標
(現在邏輯產品自給率約15-20%,但若排除三星海力士中國廠,記憶體產品自給率可能連5%都不到),
筆者以為中國政府應會循華亞科設廠模式,提供更優渥的條件與美光合資在中國大量建廠,搶占全球市占率。
但這樣的超額供給和對記憶體價格的破壞,對華亞科未來成長性更是雪上加霜,
而影響美光的獲利和償債能力及間接影響債權銀行。
建議各貸款銀行再做某種程度的風險控管,像降低聯貸金額或要求美光提某種程度的穩定抵押品—非華亞科股票、
也不是對銀行無用的機器設備,以免台灣金融產業在下一波全球記憶體產業衰退中受到重傷。
(作者是半導體產業研究權威)
由 聯合新聞網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