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殭屍經濟沒有明天?國企改革以大併大,債務窟窿愈捅愈大
中國經濟成長趨緩,負債累累的國營企業,成為優先改革標的;
然而,北京屬意的補救方法──把大集團合併成更大的集團,很少人相信它能解決問題。
一個雨天的下午,中國上海外高橋造船廠的工人,暫停手邊的銲接工作,在半完工的船殼下避雨;
儘管貨運費率跌落造成船運業不振,這裡還是生意興隆,未完工的船殼排成一長列,
工人要靠著騎自行車在下面穿梭。
外高橋造船廠,以及其他國營造船廠,都因中國運載量最大的船運公司──中遠集團而忙碌。
中遠去年訂購了 11 艘大貨櫃船,據《財新》報導,向外高橋造船廠訂購的 3 艘貨櫃船,
可以攜帶 2 萬個 20 英尺的貨櫃,是全球最大的貨櫃船。
國企笨巨人 重整頭號目標
中遠集團部分民間股東可能會感到奇怪,為什麼需要 11 艘新船?
而就全球貿易萎縮的情形看來,選在這個時候訂船也顯得不尋常。
況且,中遠董事會曾在半年度財報中承認,
2015 年「航運市場全面需求量減弱」、「船運量供過於求依舊持續」。
儘管交船的時間預訂在 2018 年,但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統計,
去年全球貿易值下降 12%,預測蕭條局面不可能很快好轉。
然而,對中遠集團來說,好消息是:150 億美元的埋單費大部分不必自掏腰包;
中國財政部 2013 年規定,拆解舊船並以國營造船廠訂購新船取而代之者,可享有補貼。
中遠集團是債務累累的國營企業的鮮活例子。
除一次性項目外,中遠 2015 年前 9 個月的虧損是 38 億元人民幣(約 193 億元台幣)。
根據中國萬得資訊公司資料顯示,截至去年 9 月底,中遠淨負比是 206%,遠超過上海上市企業平均的 66%。
在中國經濟成長率呈現 25 年來最遲緩的情形下,
經濟學家說,處理大而無當的國企,是中國政府重整經濟最重要的課題。
瑞穗證券首席經濟分析師沈劍光表示:
「國企的改革,與債務、產能過剩以及殭屍企業,是環環相扣、根深柢固的問題。
民營企業在產能過剩的產業中,連續虧損幾年就生存不下去;
但國營企業卻會繼續收到銀行貸款或是政府資助。」
北京當局一直設法不要讓經濟過度依賴重工業和建設,
但鋼鐵、煤礦、造船和重金屬工業等國營事業,卻仍依循舊的成長模式;
這些笨重的巨人,對中國經濟成長最快速的健保、科技、教育和娛樂等新興服務產業,全然適應不良。
中遠集團旗下的企業好處多多,補貼只是其中之一。
根據萬得數據,2014 年上市公司的補貼總額達 300 億人民幣,而實際補貼的數字應該更大
──許多補貼流向未上市公司,同時國企還有諸如低利貸款、土地、水電折扣等現金以外的好處。
中國誓言整頓國企,總理李克強去年曾對高階經濟顧問說,
「要下決心改造,要對『殭屍企業』、產能過剩的企業狠下刀!」為貫徹這項承諾,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近日表示,他預期處理產能過剩問題,
會有 130 萬煤礦工人及 50 萬鋼鐵工人下崗,但未透露執行時間。
去年 9 月,中共通過的一項全面改革計畫中,簡述了國企走向市場化的大綱,
包括出售政府持股、高階主管去政治任命等;
但其中的核心就是整併,而且是由政府來主導大型國企的購併。
去年,中國國務院監督非金融性國企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通過至少 60 筆大型企業整併,其中包括合併中遠與中國海運集團,形成全球最大的貨櫃貨運鏈。
中國政府主導 大併得更大
中國領導人深信,大型化的國營企業在全球會更有競爭力。
他們一向認為,經濟規模是培育出國家冠軍的關鍵;
而在商品價格下跌重挫鋼鐵、煤礦、貴金屬與重機械獲利的此刻,規模更被視為無比重要。
世界銀行中國局前局長資深研究員黃玉川說: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認為大的國企產業好,他看到西方的重要公司都大,而且愈來愈大;
中國領導人看海外所謂的『市場』經濟,不能領會大企業和大購併其實不好。」
中國國企的整併已經進行超過 10 年了,在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於 2003 年成立後,
它控制的企業從 189 家降到 103 家,主要就是因為購併。
中國大規模改革從 90 年代末期開始,當時貸放給國企的呆帳,幾乎把中國的金融體系推到破產邊緣;
於是,經過一輪激進的改革後,中國國企員工已由 1997 年的 7,000 萬人,銳減到 2005 年的 3,700 萬人。
績效最差的國企不是關門就是民營化後,獲利情形就改善了;
國營企業的資產獲利原本總落在民營企業之後,但到了 2000 年初期,兩者的差距縮短了。
國企與民企 獲利愈差愈大
然而,2008 年的全球金融海嘯又使一切改觀了。
中國政府祭出的龐大刺激方案,倚重國營企業為國爭取利益。銀行接到命令對國營企業放款;
國企理所當然把錢拿來擴充廠房、添購設備,也不管有無商業需要。
縮減國營企業規模的計畫,此時完全停擺了。
刺激方案挑起了工廠、住宅和基礎建設的熱潮,對國營工廠的產品需求暫時揚升,國營企業利潤也上升了。
但是國營石油產業不知見好就收,等到銀行和金融監管單位擔心企業借貸日多、
地方政府債務不斷上升而要收傘時,房屋市場冷卻、基礎建設經費也緊縮了;
在沉重的債務負擔與對新廠產出需求低迷的情況下,企業紛紛停止投資腳步。
國營的中鋁公司,2006 年總資產為 820 億元人民幣,6 年後暴增為 1,750 億元人民幣;
然而,2014 年淨損達到 170 億元人民幣(約 867 億元台幣),是所有上市國企當中最嚴重的。
根據官方數據,2013 年,42% 國企都賠錢,去年這些企業的總獲利下降,是 2001 年來首見。
至此,國企與民企的資產報酬差距也是 20 年來最大的。
決策者現將「供應面改革」定調為 2016 年經濟政策的重要主題,
但是許多分析家懷疑,「大併得更大」可以解決產能過剩和獲利薄弱的問題,
企業遲早可能要吞下工廠關門和裁員的苦藥。
改革開倒車 恐引爆失業潮
布魯金斯研究院訪問學者魯德特(Wendy Leutert)說:
「弄出更大的國企,很可能會使已經棘手的財政和組織性弊端加劇;
合併國企固然可提高市佔率,但這是冒著長期競爭失利與效能不增反減的風險。」
對很多西方經濟學家來說,答案很清楚:通過民營化才能提高效能,但是中國的最高領導人聽不進去。
中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已在小心翼翼地實驗「混合所有制」──也就是出售少數持股。
根據在社群媒體流傳的說法,去年 11 月 23 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
中共領導人決定改革的重點是「強化擴大國企、拒絕私有化。」
在中國政府眼裡,大合併也被視為消除對立國企之間「惡意競爭」的好方法。
中國兩家最大的鐵路器材公司 2014 年同意合併,習近平「新絲路計畫」關鍵性工程競標,新公司一定不會缺席。
賠錢的國企要止血,最大障礙是大量裁員,北京深恐此舉會引發社會動盪。
他們認為,若將弱國企併入強國企,在處理過剩產能上,
可能不會像強迫賠錢公司宣布破產、致使百萬人口失業那樣造成人心惶惶。
中國社科院研究國營企業的經濟學家劇錦文說:
「處理產能過剩問題產生失業的壓力,這個不能不考慮。
強一點的企業若能重建弱一點的企業,重新安置就有辦法,不會馬上就解雇工人。」
黑龍江最大國企龍煤集團,去年 9 月宣布裁員 10 萬人,上了媒體頭條新聞;
該公司聲明許多工人會轉到相關公司,顯示出國企轉型時在保障工人就業上有政治壓力。
在外高橋造船廠,一名李姓銲工很高興自己在一家很少解雇員工的公司上班。
他說:「金融海嘯後,很多人跳槽到小一點、待遇好的民營船廠做事;
現在這些廠關門了,他們後悔了,但要回來談何容易。」
由 財經新報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