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DRAM價巨跌 全球風暴捲土重來?
DRAM價格重挫 14年前陰影重現?
通貨膨脹、俄烏衝突、升息等因素衝擊全球經濟,市場對電子產品的需求降溫,DRAM產品價格持續下滑。根據統計,2022年11月份指標性產品DDR4 8Gb批發價為每個1.9美元左右,較前一個月份(10月)下跌12%;容量較小的4Gb產品價格為每個1.55美元左右,較前一個月份下跌11%。8Gb、4Gb價格皆為連續第7個月下滑、且跌幅皆較前一個月份(皆月減10%)呈現擴大,和去年同月相比皆大減約4成。
DRAM價格暴跌,讓人重新想起2008年時的全球半導體業風暴,那是令人驚心動魄的時刻。
台灣的茂德、力晶、華亞科及日本的爾必達,均不支倒地,茂德及爾必達破產重整,力晶重整轉型成為晶圓代工廠,華亞科及力晶旗下的瑞晶,還有爾必達則被美光併購。
台灣DRAM產業規模曾僅次於韓國高居全球第2位,2000年以前,DRAM股價動輒衝上三位數,茂德股價2000年6月登上每股151元,但2008年股價卻僅剩2元,最高的華亞科也不超過10元。
台灣第一家DRAM廠 德碁1999年就併入台積電
1989年宏碁與美國德州儀器合資設立德碁半導體,是台灣第一家DRAM廠,但1997年、1998年兩年間,德碁累積虧損超過百億台幣,1999年底宣佈倂入台積電。德碁是台灣最早進入DRAM製造的公司,也是最早退出的DRAM公司。
1990年工研院執行「次微米電子製程發展計畫」,招攬國外專家發展DRAM技術。1994年12月「世界先進積體電路公司」成立。由於原本就有1座8吋廠,世界先進很快就投入DRAM的生產。
但DRAM陷入不景氣,世界先進於2000年退出DRAM市場轉型為純晶圓代工廠,是台灣第2家退出DRAM行列的公司。
1994年力晶科技成立,引進日本三菱電機DRAM技術,1995年台塑集團成立南亞科,華新集團旗下華邦電取得日本東芝技術支援。1996年茂矽與德國記憶體大廠英飛凌合資成立茂德。
看似DRAM廠發展成功,1998年DRAM卻發生產能過剩,股價狂跌問題,力晶稅後盈餘虧33億元,不堪虧損,1999年台灣DRAM廠僅剩茂矽、茂德、華邦、力晶、南亞科、世界先進6家。
2000年 DRAM價格跌90%
2000年,DRAM報價1年內跌掉90%,隔年6家業者全年共虧損逾6百億元。
2002年華邦電因為2021年虧損創新高,退出標準型DRAM產品,茂矽則是兩年共虧掉逾3百億元,且因沒有檢送年度財報、到期公司債未償清,被列為全額交割股,最後退出DRAM製造。世界先進於2004年退出DRAM,轉型晶圓代工。
2007年剩餘的DRAM廠展開12吋廠擴產計畫,估計總資本支出約超過2000億元,總資本額超過2315百億元,但全年淨虧損為311億元。隔年DRAM業者前3季合計虧損達908億元。
2012年茂德因2008年金融風暴,引發財務危機,債台高築超過千億元,3月底被迫下櫃。晶圓廠與設備陸續賣掉仍無法償還債務本息,同年經法院裁准進入重整。同月美光拜會經濟部,表達爭取茂德投靠的意願、經濟部宣布將對DRAM業金援新台幣1000億元。隨後力晶、南亞科表態將申請紓困。
母廠權利金收太重 台灣DRAM廠淪打工仔
過去,國際科技大廠把台灣視為技術殖民地,光收取台灣廠商的權利金就夠。景氣好,技術母廠比代工廠賺,景氣壞,代工廠背負太多產能,虧的比母廠多。當時茂德董事長陳民良表示:「能賺錢的時候,我們只能撿些剩下的零頭,但賠錢的時候,別人卻可拍拍屁股走人。」
媒體指出,台灣進入DRAM產業,並不晚於三星(Samsung),但三星擁有最先進的技術研發能力,台灣卻沒有。
台灣DRAM廠平均每年要付約10%營收做為技術母廠的權利金,以2004年的茂德為例,當年茂德獲利100億元,權利金居然要付45.2億元,而且即使茂德賠錢,支付的權利金費用也達33.3億元。
技術無根的代價就是,無論賺錢與否,第一件事情就是先付錢。不過,一旦台灣DRAM廠消失,美、日技術母廠不會好到那裡去,因為沒有人會付權利金,也因此,當時在台DRAM廠出事後,美光與爾必達高層會相繼來台會見我國政府官員,希望尋求協助。
爾必達遭美光併 力晶轉型成力積電
2008年DRAM業低迷,當時國外技術母廠美商美光、日商爾必達都來台尋求合作機會,「聯日抗韓」或「聯美抗韓」成為政策兩難的抉擇。政府除紓困台灣DRAM廠之外,行政院也有意出錢出力整合DRAM廠,成立「台灣創新記憶體公司(TMC)」。但業者各有立場,社會對政府出錢也有爭議。後來,TMC推動未果,DRAM廠整併計畫落空,2012年爾必達也破產被美光吃下,美光成全球第3大DRAM廠。
力晶逃過被整併,將3座12吋廠轉型代工,其中1座廠設備先賣給金士頓變現,再幫金士頓代工生產DRAM,另在台積電(2330)創辦人張忠謀協助下,2座12吋廠跨入高壓製程的驅動IC、電源管理IC製造,最後以「力積電」之名重返上市。
TrendForce 研究,2022年第3季DRAM產業營收181.9億美元,季減28.9%,自2008年因金融海嘯以來次高衰退幅度。消費性電子需求持續萎縮,合約價跌幅不僅擴大至10%~15%。
南亞科、華邦為台灣代表性業
回顧DRAM產業歷史,台灣曾有過輝煌的表現,不過目前僅南亞科技、華邦電子持續活躍在DRAM市場,晶豪科技、鈺創科技在「利基型」DRAM佔有一席之地。
2022年經濟不景氣,是否有可能會重蹈覆轍逾10年前的DRAM廠困境?2022年DRAM業者大砍資本支出、DRAM廠執行減產計畫,期望能緩解需求下跌、供過於求的情況。
2022年全球DRAM資本支出預估300億美元,較2021年的275億美元成長9%,2023年預估全球DRAM資本支出將下跌到230億美元左右。
目前伺服器是DRAM最大應用市場,約占DRAM位元出貨量的31%左右,不過2022年智慧型手機、PC市場皆顯著衰退,市場預計DRAM最快2023年下半年回升,但產業鏈庫存消化情況,仍將影響DRAM復甦時程。
由 自由財經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