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DRAM上肥下瘦 模組廠今年獲利空間將遭壓縮

記憶體廠去年營運風光亮眼,獲利迭創新高,不過反觀下游的模組廠卻深陷營運挑戰,不少業者獲利均呈現衰退格局。研究機構集邦科技認為,不少下游廠商2018年的實際獲利較前1年相比僅剩1成水準,甚至開始虧損,預期2019年將面臨更嚴峻的考驗。
 
雖然DRAM價格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走跌,但由於產業集中度高,削價競爭只會侵蝕目前豐厚的獲利,因此,2019年各廠紛紛計畫減少資本支出,以穩定DRAM價格並平衡市場供需環境。
 
但值得注意的是,上游原廠享有高毛利,但下游的記憶體模組廠與客戶的獲利空間卻遭到壓縮,整體記憶體產業獲利表現在2018年呈現上肥下瘦。
 
集邦科技表示,2017年因DRAM價格在短期大幅上漲,模組廠受惠於手中持有的低價庫存得以轉為實際獲利,大多數模組廠獲利表現相當優異,但從2018年開始,DRAM價格已處於高檔水位,顆粒價差獲利空間變小,模組廠僅能從加工費用中獲利。
 
另外,DRAM價格於去年下半年開始下跌,下游模組廠手上持有的庫存損失則拖累獲利,不少下游廠商2018年的實際獲利較前1年相比僅剩1成水準,甚至開始虧損,預期2019年將面臨更嚴峻的考驗。
 
觀察台系廠商的記憶體模組廠,以專注工控與電競領域的業者相對穩健,包括新加入宜蘭新廠的宜鼎以及甫上市的十銓等,其中宜鼎去年前3季獲利大增26%,每股盈餘8.76元,十銓去年前3季稅後盈餘1.54億元、年減23%%,第4季維持獲利局面,全年每股獲利挑戰3元。
 
另外,創見去年前3季稅後盈餘16.91億元、年減17.9%,每股盈餘3.93元;威剛去年前3季獲利2.17億元、年減88%,每股盈餘只剩下0.99元。

由 蘋果新聞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