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紫光集團發展 DRAM 再踢鐵板,受限代工產能切分西安紫光國芯
中國半導體大廠紫光國微 11 日公告指出,
公司董事會同意公司將全資子公司西安紫光國芯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西安紫光國芯」)的 100% 股權,
轉讓給間接控股股東 – 紫光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
北京紫光存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北京紫光存儲」),
轉讓價格經交易雙方協商,確定為 2.2 億人民幣。
事實上,「西安紫光國芯」的前身為「西安華芯半導體」,
是紫光國微在 2015 年及 2017 年兩次完全收購之後,
成為旗下專門發展 DRAM 記憶體的設計公司。
其主營業務包括記憶體設計、開發及自有品牌記憶體產品的銷售,
另外提供相關積體電路的設計、測試等服務。
而目前的主要產品為 DRAM 記憶體和相關模組。
根據紫光國微 在 2018 年半年報的揭露,記憶體是該公司的重要三大產品線之一,
主要由「西安紫光國芯」來負責。然而,就在這次 100% 的股權轉讓完成後,
等於紫光國微將不再持有「西安紫光國芯」的股權,
這也就等於將其重要三大品線之一的 DRAM 記憶體正式切分出去。
然而,為何將公司這麼重要的產品線完全切分出去,
根據其公布的主要原因,就是來自於「西安紫光國芯」不斷虧損所造成。
根據股權轉讓公告指出,為了維持 DRAM 記憶體設計的先進技術,
「西安紫光國芯」持續加大產品開發投入。
但是,受到下游製造代工產能方面的限制,
短期內無法達到規模經濟,使得經營壓力加大,資產負債率不斷提高,
而且其負債狀況也已經影響到其正常持續經營,
還造成母公司紫光國微的資金和業績壓力,也讓後續的研發投入也面臨很大困難。
雖然,紫光國微日前表示,
在產能方面,「西安紫光國芯」的 DRAM 記憶體已具備世界主流設計水準。
但由於需要委託代工廠生產製造,而國內相關產業配套缺乏,
DDR4 系列產品的專業代工廠缺少,產能無法保障,產品銷量不大,無法得到獲利的目標。
因此,完全拆分就變成不得不進行的手段。
事實上,目前中國缺少 DRAM 代工廠的事情一直困擾著「西安紫光國芯」。
因為在沒有足夠產能的代工廠下,「西安紫光國芯」一直無法實現大規模量產的目標。
因此,之前「西安紫光國芯」高層就表示,雖然與長江存儲整合不成,
但是未來一旦長江存儲具備 DRAM 記憶體晶圓製造能力後,
紫光國芯會考慮與長江存儲合作,只是到目前為止,始終事與願違。
對此,紫光國微董事會認為,這次交易屬於公司對現有業務的調整,
有利於減輕母公司的資金投入壓力,改善財務狀況,提升獲利能力,符合公司發展戰略。
同時,可以保障「西安紫光國芯」的資金需求,促進其研發計畫的順利推進及業務的健康發展。
而在這樣將「西安紫光國芯」的股權轉移完後,
紫光國微將專注於安全晶片設計領域,不再涉足 DRAM 記憶體的業務。
由 財經新報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