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力晶大談根留台灣,幕後有中國因素?
8 月間,力晶宣布將在苗栗投資 2 座 12 吋晶圓廠,大談根留台灣;
但去年 10 月,力晶和合肥市政府合資的 12 吋晶圓廠合肥晶合,0.11 微米製程才正式量產,
當地還有數百名台籍工作人員,為何馬上回頭擁抱台灣?
IC 設計業傳出消息,今年 4 月,力晶和合肥晶合關係已進入冰河期。
市場傳言,關鍵在於力晶原本是給合肥晶合 0.11 技術,
雖然也蓋了 12 吋廠,用來生產驅動 IC,但這樣的技術毛利低,不容易賺錢。
今年 4 月,合肥晶合有意增資,力晶希望持有晶合過半股權,
合肥市政府則希望力晶移轉 55 奈米技術,但力晶不同意,
雙方因此僵持不下,「兩家公司甚至開始互搶客戶」。
業界觀察,晶合現有的技術不容易獲利,但力晶想要衝上市,衝高獲利是首要目標;
而 55 奈米製程是關鍵資源,力晶當然要把技術和客戶群握在手上,
寧可與合肥市政府漸行漸遠,也要把金雞母留在家裡。
對於外界傳言,財訊多次發信向力晶詢問但未獲回音,
力晶代理發言人邵章榮接到電話後,也表示不方便回答。
由 財經新報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