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美國祭出司法制裁後,福建晉華供應商無預警撤出

美國 10 月 31 日禁止技術出口中國禁令發布,
中國媒體報導,美國設備商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的人員隨即開始打包,
科磊(KLA-Tencor Corp.)和科林研發(Lam Research Corp.)也召回旗下工程師,
就連掌握下一代半導體製程關鍵技術 EUV 的荷蘭廠商 ASML,也在幾天內撤出。

美國祭出禁令後,福建晉華周邊供應商與美光在中國境內工廠,
人不是走了就是被裁了。外資無預警收手撤退,
福建晉華員工錯愕地說:「這些人,根本不給我們時間好好道別。」

美國媒體《彭博》記者親訪福建晉華所在晉江市,還原禁令頒布時的狀況。


福建晉華廠,外資無預警撤退

佇立著無數棟廠房與現代化實驗室,原本應是熙來攘往的廠區,
現在只剩小貓兩三隻,偌大的科技園區宛若日漸凋零的老鎮。
原本計劃斥資 60 億美元投資的園區內,福建晉華規劃每年生產 6 萬片晶圓,
產能滿載的廠區內,本地工程師與外商顧問匆忙的腳步聲此起彼落。

但 10 月 31 日禁令發布後,園區空盪盪,
「現在就只剩下習近平和川普能救我們了」,
《彭博》訪問一位匿名的工程師表示。

中國儘管有野心成為科技製造強國,但創新先進技術還是得仰賴美國。

2017 年中國進口 2,700 億美元半導體產品,超過原油進口總額,美國的制裁無疑往中國弱點踩,
「市場認為合肥長鑫與福建晉華,這兩間中國重點扶持發展半導體技術的企業,最終會被踢出市場。」
Samsung Securities 分析師 M.S. Hwang 和 Dexter Lee 提到。

但面對市場一致看衰,福建晉華高層仍樂觀認為,
美方終究會解除禁令,也希望北京當局可循中興通訊(ZTE)的方式解決。
目前廠區仍有在運作,只是由本土廠商取代出走外商,自主發展半導體的決心仍在弦上。

美光貢獻陝西出口 40%,裁員將引發龐大失業潮
目光從南方移到北方的西安,美光案的當事方美光科技(Micron),
11 月初便盛傳,西安封裝廠可能再度裁員,甚至關廠。

目前美光西安廠半導體封測產能占美光全球產能 97% 以上,
可說幾乎所有產品都是在西安廠完成,是陝西省最大外商之一,
不僅出口額超過百億美元,更是占陝西出口總值 40% 以上的重要外商,
美光廠一旦撤出,肯定造成當地龐大的失業潮。

其實早在 7 月,業界即傳出,美光西安廠裁員 200 多人,
同時也裁掉了上海的一個小團隊,而這些產能將轉移到台灣補足。

今年 3 月,美光在台中加碼投資 500 億元蓋半導體廠房,並於 10 月正式落成,
美光宣稱,台灣將是美光全球唯一 DRAM 垂直整合生產基地,
假以時日將取代西安的地位,也隱約透露兩岸倚重度出現調整。

由 TechNews科技新報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