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聯想控股減持聯想集團,貿易摩擦致主戰場北美區疲軟
中國《投資者報》報導,2018 年 5 月,
中國聯想集團 2017 會計年度聯想集團全年實現營收 453 億美元,創下 3 年來新高;
不過,2017 年度仍淨虧損 1.89 億美元,虧損高於市場預期;
其中,第四季淨利潤 0.33 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
另外,聯想控股 2017 年半年報顯示,聯想控股持有聯想集團股份為 31.48%;
而截至最新年度財報則顯示,該持股比率已降低 2.38%,至 29.1%。
聯想集團財報顯示,儘管 2017 年實現了增收,但整體業績依然不容樂觀。
在該報告中,聯想的三大主要業務均出現下降,
其中做為重點的 PC 業務近 4 年來首次失去 PC 全球老大的地位,
被寄予厚望的智慧手機業務和被做為業務增長亮點的資料中心企業 IT 業務也均出現大幅下降。
市場調研機構 Garter 認為,全球 PC 市場的寒冬依然沒有過去。
Garter 資料顯示,全球 PC 市場 2017 年第一季出貨量年減 2.4%,降至 6,220 萬台,
這也是自 2007 年以來全球季度 PC 出貨總量首次低於 6,300 萬台。
對於 PC 出貨量降低的原因,或許與生產 PC 原材料價格上漲有關。
Gartner 在報告中還指出,PC 行業在經歷漲價。
兩年前,PC 行業的漲價主要是本地貨幣兌美元出現貶值,
而這一輪的漲價,主要是因為配件短缺導致價格出現上漲。
聯想在 2013 年超過惠普成為第一大 PC 製造商,之後幾乎一直占據第一名的位置。
此次失守,IDC 分析認為,聯想丟掉第一名的位置可能與其在北美地區遭遇挫折有關。
至於未來似乎也看不到明顯好轉的跡象,尤其從中興通訊最近在美的種種遭遇可以看出,
中國高科技企業接下來在美國市場的日子並不好過。
根據來自彭博社的一篇分析認為,
自聯想 2015 年到達頂點之後,如今已失去了三分之二的市值,
由此該文稱其為「全球表現最差科技股」。
5 月初,香港恆生指數公布季度調整,
聯想集團從香港恆生指數中被剔除,變動在 6 月 4 日生效。
資料顯示,聯想旗下的摩托羅拉擁有 2,000 多項專利,這是聯想在手機技術方面的基礎;
此外,聯想在 5G 技術上也已研發多年。
IDC 曾預計,第一支商用 5G 手機將在 2019 年下半年誕生,
並稱,2020 年 5G 手機規模可迅速達到 2.12 億支,智慧手機行業將迎來新一輪洗牌整合。
有分析師認為,預計聯想將成為第一波推出 5G 手機的企業。
消息顯示,聯想將獲得高通驍龍 855 處理器首發權,並有可能藉此成為中國首家 5G 手機廠商。
目前為止,中國手機廠商爭奪的焦點便是誰能拿到高通 5G 晶片的使用權,
若聯想此次能搭上這班 5G 列車,有可能憑藉 5G 翻身。
由 財經新報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