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郭董再出手!夏普預計 50 億日圓收購東芝個人電腦業務
郭董再出手!在年初傳聞鴻海旗下策略投資的日本科技大廠 (SHARP)
已經與另一家科技大廠東芝 (TOSHIBA) 協商,將買下其個人電腦部門之後。
5 日日本的媒體指出,兩家公司目前已經完成協議,並且將在本周內進行簽約,
東芝正式將個人電腦部門出售給夏普,退出筆電市場。
根據 《日本經濟新聞》 的報導,
鴻海策略投資的子公司夏普,
將以 50 億日圓 (約新台幣 14 億元) 左右的金額收購東芝個人電腦部門。
根據協議,收購的計畫預計在本周內簽約,2018 年秋天完成整個交易。
屆時,夏普將取得東芝全額子公司 Toshiba client solutions 的 90% 股權,
東芝則保留 10% 的持股。
報導指出,受到 2016 年旗下子公司通用電器虧損數十億美元的影響,
東芝一直在進行相關的重整計畫,處分旗下相關資產。
其中,除了 2016 年期間,將旗下的白色家電業務出售給中國美的集團 (Midea Group) 之外,
也在 6 月 1 日正式完成旗下最賺錢的半導體業務,
出售給由美國私募基金貝恩資本 (Bain Capital) 領軍的 「美日韓聯盟」 的計畫。
東芝在 1985 年推出全球第一台筆記型電腦,
輝煌時期以旗下的 Dynabook 產品線拿下過全球市占率全球第一的寶座。
無奈,近年面臨中國的 lenovo、台灣的 ASUS 等新興品牌的挑戰,
除了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市場接連失利之外,筆電業務市占率也掉出全球前 5 大之外。
根據東芝的財報顯示,
2017 年東芝個人電腦部門營收為 1,673 億日圓,虧損 96 億日圓,
較前一年虧損 5 億日圓大幅增加。
因此,公司為削減赤字,決定出售個人電腦部門。
至於,原本也在 2010 年因財務情況惡化,宣布退出個人電腦市場的夏普,
在接受鴻海集團的策略投資下,受惠於鴻海有進行全球個人電腦大廠戴爾等公司的生產經驗,
憑藉著具有高效生產與管理技術,決定重新投入電腦市場,作為新的收益來源。
市場分析,由於夏普在鴻海的主導下,近來積極拓展面板業務,
包括在美國威斯康辛州及中國廣州大設面板廠。
除了耕耘高畫質電視業務市場之外,藉由收購東芝個人電腦業務,
不但使鴻海的組裝強項能再次發揮之外,也能使夏普的面板,
以及集團旗下零組件供應商尋找另一個出海口。
事實上,2016 年鴻海策略投資夏普後,鴻海副總裁暨夏普社長戴正吳就曾表示,
能與鴻海集團相輔相成,效益最大的產業還是個人電腦業務,這表達了重回電腦市場的企圖。
雖然,鴻海沒有自有品牌的個人電腦事業,
但接受全球大廠的組裝訂單下,擁有高效生產的技術,並且具有零組件採購的議價籌碼。
因此,藉由夏普收購東芝個人電腦部門,並整合鴻海集團資源的情況下,
也希望能重振東芝筆電的品牌。
由 財經新報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