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英飛凌砸 16 億歐元蓋新晶片廠,拚 2021 年初投產
英飛凌(Infineon Technologies AG)5 月 18 日宣布,
未來 6 年將斥資 16 億歐元在奧地利 Villach 現有廠房旁打造一座生產 12 吋薄晶圓的全自動化晶片廠,
預計這項投資將可為當地創造出 400 份優質的新工作機會。
英飛凌指出,新廠將於 2019 年上半年動工,預估 2021 年初開始投產。
英飛凌預估,新廠產能一旦滿載,每年將可為公司增添 18 億歐元的營業額。
英飛凌執行長 Reinhard Ploss 表示,
全球對功率半導體的需求正在飆升,
支撐需求的大趨勢包括氣候變遷、人口趨勢變化、
日益高升的數位化、電動車輛、連接和電池供電設備、數據中心以及可再生能源發電。
Ploss 曾於去年指出,英飛凌未來的成長來源包括電動車、
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ADAS)、
再生能源(能源儲存、電動車充電)以及自動化生產機器與機器人。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IHS Markit 的統計,英飛凌為全球最大功率半導體供應商,市占率達 18.5%。
恩智浦(NXP)為英飛凌的車用晶片對手。
恩智浦與高通間接全資持股子公司 Qualcomm River Holdings B.V.
4 月 19 日同意將收購協議最後期限日自 2018 年 4 月 25 日順延至 2018 年 7 月 25 日。
英飛凌 5 月 18 日下跌 1.48%,收 24.00 歐元,過去一年累計漲幅達 24.61%。
英特爾(Intel Corp.)5 月 15 日表示已提出以色列 Kiryat Gat 廠擴產升級計畫。
以色列財政部表示,英特爾將於 2018-2020 年間投資約 180 億新謝克爾(相當於 50 億美元)進行擴產,
並同意斥資 30 億新謝克爾向當地供應商採購物品。
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 Inc.)執行長 Sanjay Mehrotra 3 月 22 日表示
,因應供給吃緊,美光計畫在新加坡擴產,預計 2019 年 10-12 月將可投產。
此外,美光也將擴大日本廣島廠規模,預計 2019 年初即可投產。
由 TechNews科技新報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