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AMD 蘇姿豐:2018 年要拿桌上型 20% 市占,未來還將提高至 40%
過去個人電腦處理器市場,英特爾(Intel)始終壓著超微(AMD)打,
不過從 2017 年 AMD 推出 Zen 架構處理器之後,
其性能與相容性獲得改善,讓 AMD 開始一連串逆襲。
加上近期英特爾 10 奈米製程的延期,在 2019 年依然會以 14 奈米製程為主力,
相對 AMD 將在 2019 年使用 7 奈米製程,會讓 AMD 取得一定優勢。
即便英特爾指出自家 14 奈米製程依然比其他對手更好,
但 AMD 也不服輸,執行長蘇姿豐就表示,
AMD 在 2018 年將獲得 20% 左右的桌上型處理器市占率,未來幾年更提高到 40%。
當前 X86 架構處理器市場,就只剩下 AMD、英特爾兩家公司了。
消費者始終期望兩家公司勢均力敵,至少不要相差太大。
從 X86 處理器的歷史來看,英特爾一直比 AMD 強得多,
哪怕當年 Pentium 4 處理器被 AMD Athlon 追趕時,
英特爾在 X86 市場的市占率也從不低於 80%。
不過,這兩年的情況不太一樣了,AMD 有了性能出色的 Ryzen 處理器。
相對於英特爾這兩年遭遇新製程難產的困擾,也讓 AMD 有了縮短差距的機會。
從之前公布的統計資料來看,
AMD 當前在部分國家或地區的處理器新產品銷售中已經逐漸追趕上來,
甚至有機會達到平分秋色的水準。
這使得 AMD 執行長蘇姿豐在參加
摩根大通(JPMorgan)第 46 屆技術、媒體及通訊會議時信心滿滿的表示,
她預期 AMD 在 2018 年能獲得大約 20% 的市占率,筆記型處理器則會有 18% 左右的市占率。
雖然,20% 的市占率差不多是 AMD 過往的正常水準了。
但是,AMD 的追求目標當然不會僅止於此。
因此,蘇姿豐還預測,未來幾年內 AMD 的處理器市占率將翻倍,
這樣一來就是 40% 左右的 X86 處理器市場的市占率了。
而一旦 AMD 達成目標,則象徵英特爾未來的市占率將萎縮至 60% 上下。
以目前英特爾一年營收大概在 600 億美元來計算,
這減少 20% 的市占率,將造成 120 億美元的營收損失。
雖然,英特爾不會坐以待斃,但 AMD 也不是省油的燈。
為了延續競爭優勢,目前 AMD 已經確定將會在臺北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2018)舉辦新產品發表會,
屆時將會由執行長蘇姿豐親自正式介紹,並發佈第二代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
而現在 AMD 也已經確認第二代 Threadripper 處理器正式流片,而且預計將會在第 3 季發售。
據瞭解,AMD 第二代 Threadripper 處理器和第一代相比,
第二代處理器採用的是 12 奈米製程技術,同時在記憶體延遲和頻率上有所提升。
而且,上一代的 Threadripper 1950X 主頻 3.4 GHz,可超頻至 4.0 GHz。
因此,AMD 可能會為新一代的 Threadripper 2950X 主頻提升至 3.8 GHz,超頻 4.35GHz 左右。
不過,最終處理器的頻率還是要待正式發表後才能確認。
受到利多消息的鼓舞,AMD 上週收盤,最終來到每股 13 美元的價位,
較前一個交易日上漲 0.18 美元,漲幅達到 1.4%。
而近一個月來,AMD 股價大幅上揚,從波段最低點的每股 9.71 美元,
上漲到上周收盤時的每股 13 美元,漲幅超過 30%。
由 財經新報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