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高通 2018 年第 2 季營收優於預期,擔心中國禁止購併恩智浦
行動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在 26 日發布了
截至 2018 年 3 月 25 日的2018 年第 2 季財報。
財報顯示,以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計算,
高通 2018 年第 2 季營收為 52.61 億美元,較 2017 年同期 50.16 億美元成長 5%。
淨利為 3.63 億美元,相較 2017 年同期的 7.49 億美元,下滑 52%。
雖然整體表現優於市場預期,但是當日股價受到美國將調查中國網通及手機大廠華為的影響,
盤中交易收盤時下跌 0.28%,每股來到 49.75 美元。
但盤後交易則是呈現上漲態勢,收盤價每股來到 50.45 美元,漲幅達 1.41%。
根據財高通財報顯示,
2018 年第 2 季高通營收為 52.61 億美元,
較 2017 年同期的 50.16 億美元,成長 5%,
較 2018 年第 1 季的 60.68 億美元下滑 13%。
淨利方面,以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算,第 2 季淨利為 3.63 億美元,
較 2017 年同期的 7.49 億美元下滑 52%,
但卻較 2018 年第 1 季虧損 59.53 億美元大幅成長。
每股 EPS 為 0.24 美元。而以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算,淨利則為 11.87 億美元,
較 2017 年同期下降 40%,每股 EPS 為 0.80 美元,
低於 2017 年同期的每股 EPS 1.34 美元,以及 2018 年第 1 季的每股 EPS 0.98 美元。
至於,在部門營收的部分,高通 CDMA 技術集團營收為 38.97 億美元,
較前一年同期成長 6%,但較 2018 年第 1 季營收 46.51 億美元,下滑 16%。
而高通技術授權部門營收則是來到 12.60 億美元,較 2017 年同期下滑 44%,
也較 2018 年第 1 季下滑 3%。MSM 晶片(Mobile Station Modem)的出貨量上,
高通 2018 年第 2 季的出貨量達到 1.87 億片,
較 2017 年同期增加 4%,較2018 年第 1 季的 2.37 億片,則是下滑 21%。
高通表示,在重要的技術授權營收方面,
2018 年第 1 季較 2017 年同期下滑 44%,
主要是因為目前因為與蘋果的訴訟官司進行中,
使得在過去 3 季裡都沒有從蘋果來的任何收入,這導致營業收入下降 40%。
相較 2017 年同期,高通公司從蘋果相關產品中獲得了 9.7 億美元的專利使用費,其中的落差巨大。
不過,高通也指出,儘管有損失,但高通在第 2 季還是取得了無線晶片業務的成長,
營收增加 6%,達到 39 億美元。
而在 3G 和 4G 設備的晶片銷售金額上,在第 2 季也成長了大約 3%。
另外,高通調整了全年的出貨預測,從第 1 季預測的 18.5 億片至 19.5 億片,
下修至 18.5 億片至 19 億片之間。原因是全球智慧型手機的還機時間延長,再加上中國需求下降所導致。
而對於第 3 季的營運展望,
高通指出,營收將落在 48 億美元至 56 億美元之間,較 2017 年同期下滑 11% 至成長 4% 的區間。
以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每股 EPS 在 0.65 至 0.75 美元之間,
較 2017 年同期下滑 10% 至 22%。調整後,
每股 EPS 在 0.35 至 0.50 美元之間,也較 2017 年同期下滑 14 至4 0%。
最後,高通財務長 George Davis 表示,
針對目前已經通過 8 個國家的審查,
為一剩下中國遲遲不肯放行的購併恩智浦(NXP)半導體案表示擔憂。
因為一旦中國禁止該項購併案的成立,恐將引發高通 200 到 300 億美元的股權回購潮,
除了衝擊高通本身的股價之外,高通也還必須花非常多的時間才能去尋找下一個適合的購併標的。
由 財經新報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