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前人挖坑後人跌跤,奇異金融業務扯後腿拖累 62 億美元

綜合工業大廠奇異(GE)可說屋漏偏逢連夜雨,
在這波美股漲幅之中,不但完全沒有跟上,還連連跌跤,
這是因為先前兩起超大購併案相乘,導致在油氣領域曝險過高,
可說是過度聚焦核心的的結果,
然而,過去的陰影也來糾纏不清,
聚焦核心過程中極力切割的奇異資融(GE Capital),
仍然繼續扯後腿,為奇異下一季帶來 62 億美元的支出。

奇異在魏爾許(Jack Welch)時代大力強化奇異資融的地位,
把奇異從製造業龍頭變為金融控股公司,魏爾許自己在高點離開,
帶著「六標準差」等響噹噹的管理主張與眾多歌頌書籍,成為商場明星人物。

前執行長傑夫‧伊梅爾特(Jeff Immelt)接手時原本也認為奇異資融是個好主意,
「有如印鈔機,還不用蓋工廠」,奇異資融卻成為奇異日後的超大型未爆彈。

當 2008~2009 年全球金融風暴,奇異資融差點拖著奇異滅頂,
伊梅爾特頓時明白跨足金融並非好主意。

2013 年事態演變更為不利,
美國金融穩定監管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Oversight Council )判定
奇異資融為「具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system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ifi),
換句話說就是「大到不能倒」的公司,因此必須接受聯邦政府嚴格監控。

奇異遭綁手綁腳無法自由配置資產,這下奇異資融不只是沉重負擔,還是絆腳石。

受到這樣的沉重教訓之後,
伊梅爾特更專注推動聚焦核心業務、簡化公司組織、一貫化決策流程,
積極排除非核心工業部門,分割信用卡部門為獨立公司 Synchrony Financial,
陸續出售大量奇異資融資產,預定到 2018 年,奇異營收將只有不到一成來自奇異資融。
在奇異賣出高達 2,000 億美元奇異資融資產之後,
才終於於 2016 年卸下「具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標籤。

即使如此,如今伊梅爾特都已經卸任,奇異還是繼續受奇異資融拖累。

奇異資融先前在 2006 年出售保險業務時,卻保留人壽保險再保險保單,
當時利率較高,如此乍看是個划算的決定,
但 2008 年金融風暴之後利率下降,資金回報率降低的同時
,再保險理賠的機率卻比預期更高,成為一大錢坑。

於是 2017 年奇異針對奇異資融的保險業務資產負債進行一次徹底檢視,
當時市場與奇異都預期會發現額外虧損,但沒有預期到會高達 62 億美元;
除此之外,奇異資融還得逐年增加資金儲備,
2018 年第一季要提撥 30 億美元,
之後於 2019 年到 2024 年每年提撥 20 億美元,總計高達 150 億美元。

奇異新經營團隊雖然表示奇異資融的情況不會影響核心工業部門的經營,
不過市場認為,奇異在可見的未來內,完全無法期待能從奇異資融得到任何營利奧援,
對奇異當前尷尬的情況可說雪上加霜。

奇異本來股價於 2018 年 1 月上半月反彈回升到 19 美元,
16 日宣布此一負面消息後,股價滑落破底,至 1 月 24 日收在 16.44 美元。

由 財經新報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