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這些數據讓你一次看懂當前半導體產業為什麼景氣好
近期以來,或許大家經常會聽到的就是因為半導體產業跨入一個成長的波段,導致所有產品的價格上揚,
使得諸如台積電、南韓三星的全球性的大型半導體公司獲利豐碩,營收屢創新高。
至於,所謂的半導體當前熱潮,有哪些基本的數據可以來代表,下面這些數據或許可以來進一步說明。
在當前半導體的熱季中,大家感受最強烈的莫過於記憶體的價格。
也由於記憶體市場的供不應求,使得價格節節攀高,
也讓南韓三星、SK 海力士,日本東芝等國際大廠獲利滿滿。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 IC Insights 統計,在快閃記憶體 (NAND Flash) 的價格部分,
自 2016 年下半年起,截至 2017 年第 2 季止,NAND Flash 售價每季上漲達 11.6%,
預期 2017 年全年漲幅更將達到 33%。
至於,在 DRAM 的部分,根據 TrendForce 記憶體儲存研究( DRAMeXchange) 的研究表示,
DRAM 價格從 2016 年下半年起,漲至 2017 年上半年,依然維持強勁上漲力道。
就 2016 年第 1 季的 PC DRAM 合約均價來到 24 美元的價格來說,漲幅逼近40%。
至於,第 2 季均價亦來到 27 美元,亦有超過一成的漲幅。
而 7 月 PC DRAM 合約價持續上揚約 4.6% 的情況下,預估 2017 年下半年價格將會維持小幅上漲態勢。
另外,根據半導體產業協會 (SIA) 日前的公佈也指出,
2017 年 6 月份全球半導體銷售金額達到 326 億美元,
和前一個月相比,上揚 2%。和 2016 年同期相比則是飆升 23.7%。
累計,2017 年第 2 季半導體銷售金額為 979 億美元,
較第 1 季成長 5.8%,也較 2016 年同期增加 23.7%。
合計,2017 年上半的半導體銷售金額比 2016 年同期高出 20.8%。
SIA 總裁兼執行長 John Neuffer 指出,
2017 年上半年,全球半導體業締造了可觀的銷售成長,第 2 季和 6 月份銷售金額雙雙改寫歷史紀錄。
其中,6 月份美洲市場買氣尤為暢旺,各區銷售年增率都至少達到 18%,未來幾個月市場可望持續成長。
至於,和 2016 年同期相比,美洲銷售大增 33.4%、中國上升 25.5%、
亞太/其他地區提高 19.5%、歐洲增加 18.3%、日本提高 18.0%。
而和 5 月份相比,美洲則是提高 5.1%、歐洲也增加 1.9%、
中國上楊 1.5%、日本增加 1.0%、亞太/其他地區提升 0.8%。
至於,從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來分析,
半導體產業整體仍然保持高度景氣向上的趨勢,而且整體體質健康,穩步攀升。
其中,在上游半導體設備出貨金額上,近幾季以來屢創新高。
根據國際半導體協會 (SEMI) 的統計,全球半導體設備在 6 月的出貨金額達到 22.9 億美元,
較前一個月比增家 0.8%,也較 2016 年同期成長 33.4%,直逼 2000 年以來景氣高峰時的水準。
而在半導體產業的主要材料-矽晶圓供應鏈狀況上,
目前市場供需持續吃緊,樂觀估計要道 2020 年才會供需平衡的狀態。
根據全球矽晶圓主要供應商日本 SUMCO 的表示,
2018 年起到 2020 年為止,會有每月一萬片的 12 吋矽晶圓產能缺口。
而這部分產能缺口,將會藉由在原有廠房基礎上小量擴產的方式來解決。
這部份從當前起到完全平衡缺口需要 1 年半的時間。
也就是說,最樂觀的情況下,2020 年是 12 寸矽晶圓的暫時平衡點。
最後,在終端產品對半導體的需求上,目前半導體對終端產品的銷售金額仍持續向上,
每月均較前一個月有幾乎兩位數字的成長情況下,供應鏈的供貨仍處於失衡的狀態,
而且在短期內產能擴張有限的情況下,供需失衡的情況依舊持續。
藉由以上這些種種的數據顯示,
半導體產業在近來需求大增,產能卻持續供應不上的情況下,進入難得一件的高檔循環中。
雖然如此,也有廠商希望這樣供需失衡的狀態不要持續太久。
畢竟終端產品無法獲得滿足而無法出貨的情況下,最後一旦景氣反轉,受傷的還是大多數的廠商。
由 3C新報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