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iPhone明年Q1 估出貨7,200萬支

新款iPhone延後3~4周上市已成為外資圈共識,摩根大通證券昨(27)日指出,
也因為如此,明年第一季iPhone下單量預估將上看7,200萬支,
僅較今年第四季下滑13%、遠優於今年第一季的下滑31%,
「淡季不淡」效應將延長iPhone8產品週期。

不過,這也意味著今年下半年iPhone8的備貨動能不會像市場預期那麼強勁,
根據摩根大通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張恆的預估,
今年第三季與第四季iPhone備貨量將分別為4,800與8,200萬支,
季成長率分別為13%與72%,與去年的30%與42%相比,
第三季成長動能明顯較為緩和,需等到第四季才會轉強。

本週台股加權股價指數趕進度飛躍2000年初盤中高點10,393點,
靠的仍是依舊是以台積電、大立光、鴻海為首的蘋果供應鏈輪動策略,
以昨天為例,儘管台積電與大立光股價熄火,鴻海還是跳出來當英雄,股價續漲1.25%。

亞系外資券商分析師指出,
按過去歷史經驗,蘋果供應鏈在新款iPhone發表前都會出現獲利了結潮,
但今年情況不甚明顯,主要原因包括下列兩項:
一、明年上半年預計將淡季不淡;
二、正面看待OLED版iPhone新功能供應商的長期成長動能。

亞系外資券商分析師認為,
OLED面板與3D感測相關廠商可望受惠於2018年iPhone與2018~2019年Android陣營普及率增加,
因此,國際機構投資人不太可能大舉獲利了結,
反倒是OLED版iPhone成為主流已是大勢所趨,LCD版iPhone供應鏈賣壓會較大。

張恆認為,新款iPhone延後3~4周推出應該已是既定事實,但還不至於會錯過年底銷售旺季商機,
更何況需求遞延至明年第一季,將使得備貨量將上看7,200萬支,
不但遠高於今年第一季的5,100萬支,季下滑幅度僅13%、也遠優於今年第一季的季減31%。

由 中時電子報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