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iPhone 不回美國生產沒關係,蘋果可以跟富士康在美國做電視
昨日(2017 年 1 月 23 日),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語出驚人地表示,美國仍然是全球製造業的翹楚,如果條件適合,
不排除至賓州設立面板廠,而且投資金額可達 70 億美元,根據日經報導表示,該工廠可能將與蘋果聯手建造,
但蘋果未對此評論發表看法。
為什麼是大尺寸面板而不是手機面板工廠?郭台銘表示,在美國本地生產配送比從中國製造電視送到美國還好──
因為電視的運送成本是個不小的負擔。美林分析師 Wamsi Mogan 認為,如果富士康真的與蘋果聯手在美建面板廠,
這個意圖只會是瞄準大尺寸 LCD 電視,因為下一代 iPhone 將會採用 OLED而鴻海集團在 OLED 技術領域上還不如 LG 與三星。
不過之前的消息稱,鴻海集團將與夏普聯手砸千億在中國量產 OLED,據稱就是使用在新一代的 iPhone 上,
這難道不是意味著鴻海集團也有 OLED 的生產能力嗎?
讓我們看看另一個調研機構的說法:Trendforce 的面板研究部門 WitsView 表示,大尺寸的 OLED 面板目前還有成本、
產能(產能將被智慧型手機侵占)與特殊的技術限制,OLED 電視要普及化還需要一段時間。
也就是說,短期內 LCD 仍將會是目前的電視面板主流,事實上蘋果有相當豐富的 LCD 面板開發經驗,
甚至也曾開發出 4K 電視產品,最終卻放棄生產這款產品。除了電視外,蘋果也有包括 iMac 之類的設備需要大尺寸的 LCD 面板。
鴻海先前已經表示不會離開中國,一般認為這代表 iPhone 的生產線不可能移到美國,但川普不斷對蘋果公司施加壓力,
希望蘋果能在美國當地生產產品,甚至也曾在一星期前公開表示,蘋果已經應允在美國「幹些大事(will do something major)」,
如果將這些事件合起來看,蘋果將可能利用在美國生產電視的方式實現川普的競選承諾,同時也可以保住 iPhone 在中國的生產線,
不被新的美國政府刁難。
畢竟,即使 iPhone 不是在美國本地生產,光是蘋果為了實現對川普的承諾而開了一個新產品工廠,
就值得川普大吹大擂了──華爾街日報預估,如果這個工廠真的落腳美國,將創造三萬到五萬個工作機會。
由 財經新報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