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崛起的半導體市場,使得日本設備商爽爽賺
根據 《日本經濟新聞》 的報導,
日本的各大半導體製造設備企業正在中國市場擴大訂單和銷售。
包括東京電子、 DISCO 、以及東京精密等廠商,
在 2016 年 4 到 9 月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金額都創下歷史新高。
報導指出,由於中國經濟成長減緩,日本的建築機械和鋼鐵業的在中國市場的業務陷入苦戰。
但是,在中國政府希望培養本土半導體產業的推波助瀾下,日本的設備廠商獲益正在增加。
一直以來,日本半導體設備廠商的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幾乎全部從日本進口。
東京電子 2016 年 4 到 9 月在中國市場的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金額超過 500 億日圓(約新台幣 153 億元),
較 2015 年同期成長 60%,佔公司總體銷售量近 20%。
而相較銷售利潤最高的 2007 年,當時此一佔有率僅為 4%,
可見中國市場對日本半導體設備商來說,其比重正在提高。
東京電子用於生?大容量 3D 記憶體的模組和蝕刻設備銷量良好。
單季訂單持續超過 200 億日圓,幾乎可以確定全年銷售額將突破上一年的 636 億日圓的歷史記錄。
此外,提供晶圓切削設備的 DISCO,在 2016 年 4 到 9 月之間,
於中國市場銷售金額則成長 10% 以上,來到 140 億日圓(約新台幣 42.85 億元),
接近公司整體銷售金額的四分之一。
而晶圓檢測設備商東京精密也獲得大量訂單,半年時間就收到 40 多億日圓訂單,創歷史新高。
雖然,以上這 3 家日本企業均預測 2016 年 4 到 9 月的整體銷售金額將減少。
不過,在中國市場的業務對其公司的銷售金額卻達到了一定的支撐作用。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中國的半導體市場被認為已達到 10 兆日圓(約新台幣 3.06 兆元) 的規模。
不過,很多?品仍舊仰賴進口。
而為了改變這種情況,中國政府將半導體定位為戰略發展?業,透過補貼等手段推動在中國境內建設工廠。
2016 年 3 月,台積電與江蘇省南京市政府達成協定,將在該市建立工廠,
預計 2018 年完工,投入 16 奈米製程的量產。
對此,有分析師就認為,已經進駐中國境內的台積電競爭對手,
包括美商英特爾 (Intel) 和南韓三星(Samsung)也將啟動擴?投資。
雖然,以上的 3 大半導體製造商是日本設備廠商的主要客戶。
但是,只能說是將生產據點轉移至中國,相關客戶層面並未擴大。
因此,如果像這般大型企業的投資告一段落,則日本設備廠商的利多因素就將消失。
這也使得中國相關半導體廠的動態將成為未來發展關鍵。
生?檢測設備的 ADVANTEST 社長黑江真一郎就對《日本經濟新聞》的採訪表示,
著眼於當地企業的崛起,企業正在加強布局。
目前,中國政府正在大力培育本土半導體廠商。
不過,現階段較具競爭實力的僅有武漢新芯積體電路製造(XMC)等代工企業。
對此,報導中也引述野村證券董事總經理山崎雅的說法指出,
半導體產業的微細化專業,需要尖端的技術才能打造,中國企業要在短時間要進行設計與開發並不容易。
另外,美國調查研究機構 IHS Technology 首席分析師南川明也表示,
即使順利培育出相關企業,但是若開始與外資開始形成競爭,就可能發生供應過剩的風險。
而對於日本的設備廠商來?,這股近期才中國市場熱潮,就有可能出乎意料地立即結束。
由 TechNews科技新報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