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減產再度破局?IEA:OPEC 產量創新高、成員國還鬧要擴產
俄羅斯總統普丁近日放話,俄國已經準備好加入石油輸出國(OPEC)的行列,
為了拉抬油價不惜限制產量,消息傳出國際油價應聲來到一年高點。
俄國釋出善意,也讓這回 OPEC 削減產量的努力充滿希望,
但國際能源總署(IEA)指出,
OPEC 喊著要減產,上個月的產量仍然逼近新高點,會不會又害 OPEC 的減產協議胎死腹中?
IEA 週二在月度報告中指出,
OPEC 9 月份原油日產量增加 16 萬桶,創下新高的 3,364 萬桶,
這意味著如果 OPEC 要履行 9 月底在阿爾及利亞達成的共識,
削減產量至每日 3,250 萬至 3,300 萬桶,至少要削減日產量 64 萬桶,甚至得大砍 114 萬桶石油,
而該怎麼分配減產的任務,就成了 OPEC 的一大問題。
更棘手的問題是,根據在阿爾及利亞談成的條件,
為了使伊朗、奈及利亞及利比亞能夠從長期的混亂中復甦,這三國享有減產的豁免權,
同時利比亞、伊朗和奈及利亞的官員近來紛紛透露了擴產的打算,
每日產量總計比 8 月的水平成長約 70 萬桶,恰好抵銷了 OPEC 計畫中減少的產量,
還有可能迫使沙烏地阿拉伯等其他 OPEC 會員國採取更大規模的減產措施。
根據 IEA 的資料,內戰連年的利比亞 9 月的每日原油產量增長了 7 萬桶,
而伊朗與奈及利亞的日產量則是分別增加了 3 萬桶及 2 萬桶。
另外在阿爾及利亞的會談中堅稱要擴產的伊拉克,
上個月的日產量成長近 9 萬桶,創下 446 萬桶的紀錄。
針對伊拉克不配合,以及伊朗、利比亞等國又有權利拒絕減產的麻煩情況,
高盛(Goldman Sachs)的分析師認為,這會讓沙烏地阿拉伯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減產的規模太大,沙國仍無法改善目前面臨的資金壓力,最終縮手對減產協議的支持。
高盛的分析團隊還直言,2016 年第四季油市依然供過於求,
一旦減產協議破局,國際油價恐怕會大跌逾 22% 至每桶 43 美元。
由 財經新報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