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日本央行祭出新型 QQE,到底在玩什麼花樣?

日本央行(BOJ) 21 日中午公布利率決策結果,日央行雖維持基準利率 -0.1% 不變,
購債規模也維持每年 80 兆日圓規模不變,
但祭出新型量化質化寬鬆政策(QQE),改以控制殖利率曲線為政策核心,
也看得出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正在悄悄轉變。

日本央行 21 日公布利率決策會議決議,宣布維持負利率在 -0.1%、購債規模每年 80 兆日圓不變,
但將調整貨幣政策框架,祭出新型 QQE,強調不以維持貨幣基數*(Monetary Base)為目標,
而是改以控制殖利率曲線來做為政策基準,期望透過持續購買日本公債,
將日本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維持在 0% 水準。

同時未來不排除持續擴大貨幣基數,直到通膨率超過 2% 目標為止,並穩定將通膨率維持在 2% 左右。

新加坡銀行貨幣策略師 Sim Moh Siong 認為,
這樣的政策不會再使大量刺激進入系統,確實能夠降低先前負利率政策與扁平的殖利率曲線對金融體系的傷害。

政策一出也引起外界一片譁然,IG 資深市場分析師 Chris Beauchamp 即稱,
根據往常劇本,日本央行會祭出更多寬鬆政策,然而,此舉在先前已證明無效。

過往,日本央行政策目標期望在一定時間內將通膨推升至 2%,但這樣的目標一直都未曾實現,
Chris Beauchamp 認為,現在日本央行放棄了為通膨 2% 目標訂出期限,
並試圖透過擴張貨幣基數達到目的,
Chris Beauchamp 指出,這是他目前所知全球唯一走到如此激進一步的央行。
Chris Beauchamp 也預測,日本央行此舉一出,可能也促使他國央行跟進。

英國券商 Interactive Investor 投資主管 Rebecca O’Keeffe 則分析,
日本央行跳脫以往政策框架、取消貨幣基數目標,
並解除以往日本公債購買期限的限制,是為打造陡峭的收益曲線,
先前平坦的收益曲線未能激勵銀行體系放貸,同時,殖利率曲線趨於扁平,一般通常為景氣衰退的前兆。
較為陡峭的殖利率曲線,提供銀行放貸給顧客的激勵因子,
Rebecca O’Keeffe 認為,21 日日本央行已為日本銀行提供強烈的反彈燃料。

政策一出,也帶動日本銀行股狂飆,21 日三菱 UFJ 飆漲 7.35% 收 553.3 元,
瑞穗金融集團漲 11.9% 收 186.1 元,三井住友金融集團漲幅也有 7.33% 收在 3689 元。

由 TechNews科技新報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