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三星前進中國卡位晶圓代工市場 外資認產能落差將不影響台積電

台積電與三星之間的晶圓代工競爭一直沒有稍加歇息!
台積電繼獨拿當前蘋果 A10 處理器訂單之後,亦傳出下一代 A11 處理器訂單也將由台積電獨享。

以致,三星在蘋果訂單上連吃兩場敗仗後,將目標轉移到中國市場上。
31 日三星在上海舉辦的技術論壇上,就公開對外說明該公司的晶圓代工策略外,
同時宣示將鎖定中國 IC 設計廠代工訂單。

三星在技術論壇中指出,不但將在 2016 年底投產 10 奈米製程之外,
未來在更先進的 7 奈米製程上,將跳過採用浸潤式微影技術,而改為使用極紫外光(EUV)微影技術。

三星認為,在 7 奈米先進製程採用極紫外光(EUV)微影技術,將可有效掌握更好的成本結構。
而市場分析師認為,三星的這些動作,正是擺明針對台積電於南京設廠後中國半導體市場發展而來。

就目前的情勢來看,中國已經半導體發展列為國家重點發展產業之一。
8月初,還透過中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基金(俗稱國家大基金)
整合包括紫光集團、長江存儲、中芯國際、華為、中興通訊,以及工信部電信研究院、
中標軟體等中國 27 家晶片產業鏈中的指標企業與學術界機構,所共同發起的成立「中國高階晶片聯盟」,
企圖提高中國半導體自製能力,並且打造中國半導體供應鏈生態圈。

因此,在當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消費國,
而且在 IC 設計方面已經超車台灣,成為全球第二大 IC 設計國家的情況下,
市場積極發展將是未來可以預期的方向。

因此,不但吸引全球各晶圓代工廠商積極布局,
而三星看到這樣的發展趨勢,當然也積極進入中國市場卡位搶單。

目前包括台積電、三星、英特爾 ( Intel ) 都傳出將在 2018 年前後進入 7 奈米先進製程領域,
屆時在市場上的競爭將更為激烈。

其中,三星目前的晶圓代工廠總計共有 1 座 8 吋、2 座 12 吋廠分布在南韓與美國,
在中國三星並沒有晶圓代工廠。

而三星目前位於西安的 NAND Flash 的生產工廠當前也看不出將轉成為晶圓代工廠的跡象。

因此,就目前的產能規模來看,
三星 12 吋廠的月產能最高約 14 萬片,
8 吋廠則達到 19 萬片的月產能。

這樣的生產規模較台積電總和月產能將近 200 萬片 ( 2015 年統計) 來說,
外資分析師認為當前仍然無法影響台積電獨大的態勢。

外資分析師強調,三星前往中國積極搶單的目的,
除了在蘋果 A 系列處理器的競爭上一直處於劣勢之外,
還包括通訊晶片大廠高通 (Qualcomm) 選則採用多家供應商的方式分散訂單,
因此急欲尋求中國廠商的代工訂單來補足缺口。

因此,就當前的發展狀況來看,台積電與眾家客戶間的關係仍舊維持著緊密往來。
未來,可能要到三星 7 奈米先進製程投產之後,版圖才有可能產生變化。
甚至,日前宣布與安謀 (ARM) 取得授權合作,
未來重回晶圓代工的英特爾,也可能是威脅到三星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 TechNews科技新報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