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趙偉國出掌國家隊 該緊張的是韓國

習近平登高一呼,紫光與大基金「團結為國」。
若是未來紫光真能循「華亞科模式」,成功獲得美光技術授權,
現在最該緊張的,不會是台灣,而是韓國記憶體雙雄。 

因宣布入股台灣多家半導體公司,
而鬧得滿城風雨的中國清華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銷聲匿跡一段時間,現在又重現江湖。 

這回,他將掌管整合後的中國記憶體最新國家隊──資本額一八九億人民幣(約八七七億台幣)、
於七月二十六日宣布成立的長江存儲。 

經營房地產致富的趙偉國,過去接受《天下》專訪時,
一再強調他一系列遍布美國、台灣的半導體業投資,純粹出於商業考量,並非中國政府授意。
 然而,「長江存儲董事長」這個新身分,代表他已是中國國家半導體政策的主導者之一。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
湖北省政府設立的記憶體國企──投資總額將達兩百四十億美元的武漢新芯,
也將整合進入長江存儲,「中國決策者認為,記憶體事業由紫光主導,將更具競爭力。」

「中國製造二○二五」規劃半導體自主率要在二○二○年達到四○%。
這個政策目標的主導者,原本是俗稱「大基金」的中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
負責人是前任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長丁文武。

 孰料,中途竟然殺出一個趙偉國。他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
一年之間,在美國、台灣談出多筆半導體投資。
紫光集團的聲勢因此隱隱壓過正統的國家隊──大基金。

業界觀察,丁文武因此與趙偉國有了「瑜亮情結」。 丁趙聯手,為的是團結? 

轉捩點是今年四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組長」的身分,登高一呼,
在工作會議上強調半導體產業「要把集合號吹起來,也就是要把最強的力量結合起來。」 

原來互搶地盤、激烈競爭的大基金與紫光集團,只得乖乖攜手合作,合資成立長江存儲。
丁文武並將他下指導棋成立的武漢新芯,併入由趙偉國主導的新公司,他則出任副董事長。 

高官出身的丁文武,竟屈居一個民營企業家之下,這結果頗令不少業者吃驚。 
「我剛看到消息也挺驚訝的,」一位與雙方均認識的台灣科技創投負責人說。 
一位半導體台廠高階主管解釋,這其實是丁文武的老謀深算,
「丁文武壓力一直很大,他自己管的武漢新芯,很難收場。」 
今年三月底,武漢新芯在武漢東湖高新區的新廠舉行動土典禮。
該廠規劃採用美國飛索半導體(現已併入新加坡賽普拉斯半導體)合作開發的3D-NAND Flash技術,
規劃在二○二○年達到月產能三十萬片,與台灣的華亞科技規模相當。 

但飛索的技術能力備受質疑。該公司在○九年一度宣告破產,後來才靠著私募注資重新站起。
而且,該公司擅長的領域在於利基型的NOR Flash記憶體,
在主流、廣泛用於手機、硬碟的NAND Flash領域,技術從未經過市場考驗。 

前巴克萊證券分析師陸行之便指出,飛索在NAND Flash晶片設計、製程、良率與單位成本,
「都無法與國際大廠三星、海力士、東芝、美光相提並論。」 

一座千億台幣投資的十二吋晶圓廠,一旦產品不具競爭力,虧損金額可會是天文數字。
丁文武打著「團結」旗號,將燙手山芋丟給紫光,的確是高招。 
然而,趙偉國為何敢接?因為紫光有望取得世界第三大記憶體廠美光的技術授權。 

業界都還記憶猶新,一年前,
趙偉國宣布將以兩百三十億美元(約七二○四億台幣)收購美光科技,結果碰了一鼻子灰。
但換成「華亞科模式」的技術授權,阻力就大幅降低。「兩方都有意,就看條件談得如何,」陸行之說。 

但中間還有個變數,那就是近來傳出有意併購美光的英特爾。
英特爾擁有革命性的3D Xpoint記憶體技術,一旦在這個敏感時刻併購美光,
可能被中國政府要求,連帶這個獨家技術一起技轉給長江存儲。 
「所以是否買美光,英特爾現在陷入長考,」陸行之說。 

如果中國最新的記憶體旗艦──長江存儲,能順利與美光、甚至英特爾聯手,
中國資金加上美國技術一發威,最該擔心的,就是韓國的記憶體雙雄:
三星與海力士。這對台灣電子業而言,不是壞事!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8153#sthash.RBl7vkeq.dpuf

由 天下雜誌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