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高啟全猛挖台DRAM戰將 恐被紫光當「免洗筷」
華亞科前董事長高啟全去年跳槽中國紫光,震撼業界,
《科技新報》報導,高啟全不只將擔任紫光長江存儲營運長 ,還計劃挖角台灣人才。
報導指出,這次台灣至少會有百位DRAM跳槽至對岸。
中國紫光集團與武漢新芯在日前共組「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董事長由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兼任,
《科技新報》指出,高啟全擔任長江存儲營運長,
與武漢新芯執行長楊士寧分別籌畫 DRAM 與 NAND Flash 產能布建。
報導指出,高啟全用自身人脈挖角南亞科、華亞科主管,跳槽幹部有近十位,
未來若再帶兵過去,從台灣恐會有百位 DRAM人才轉至中國陣營。
南亞科、華亞科皆表示,對市場臆測性傳聞不予評論。
業界人士指出,高啟全回台灣挖角並不意外,
但今年以來南亞科、華亞科並沒有大量主管離職現象,
而截至目前為止,基層工程師也未出現大批離職現象;
且近2年來退休高階主管也不多,即使有人投效紫光也是很零星的案例,
並沒有聽說有大規模跳槽現象。但未來會怎麼變化,目前無法預測。
而武漢新芯的12吋晶圓廠從中芯代管開始至今,也有約10年時間,
內部已經有一批生產製造團隊,雖然良率、績效並不理想,
但是需要的只是中高階幹部,去提升良率、改善生產流程效率,
基層工程師並沒有發揮空間,且突然來上百位外籍兵團,
很難與當地團隊融合,勢必會造成組織上的衝突。
中國對半導體產業發展的企圖心非常大,
在人才部分,比較中意日、韓人才,具有較強創新、研發能力,
台灣記憶體領域的工程師代工思維太強,中國並沒有很大的興趣,
因為這部分,只要去三星西安廠、SK海力士無錫廠挖就有,不需要找台灣人。
而台灣DRAM產業發展是失敗的案例,台灣現在強項只剩下製造能力,
此時投效中國,可能被當「免洗筷」,利用完就捨棄。
由 蘋果日報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