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出乎外界預期,7 月外銷訂單 16 黑再寫史上最長衰退紀錄

今 22 日經濟部統計處公布 7 月份外銷訂單統計報告,
原先外界期待,外銷訂單在連續 15 個月衰退後將可轉正,
然出乎預期,7 月外銷訂單再度衰退,連 16 黑,續寫金融危機後最長衰退紀錄。

22 日經濟部統計處公布 7 月外銷訂單統計,
與上月比較,7 月外銷訂單 350.3 億美元,
月減 1.9%、年減 3.4%  為外銷訂單連續 16 個月呈現衰退,
累計 1 至 7 月外銷訂單 2,361.1 億美 元,年減 6.8%。

7 月份外銷接單較上月減少 1.9%,較上年同月減少 3.4%,
其中接單比重最高的資訊通信產品 7 月接單額 95.6 億美元,
統計處指出,因部分筆電組裝代工訂單價格較低,加上日本筆電訂單萎縮, 
以及去年同期接獲穿戴裝置大單,比較基數較高,致月減 7.6%、年減 3.3%。

而接單比重次之的電子產品,因終端產品陸續推出新品,
致手機、物聯網等晶片需求增加,帶動半導體產業供應鏈接單成長,
惟因上年基數較高及接自日本電視訂單萎縮,致年減 1.8% 同樣未如預期;
此外,精密儀器雖面板市場供給吃緊,帶動面板價格上漲,
惟整體接單仍較上年同期減少 15.8%。

傳統接單貨品中,基本金屬因鋼鐵廠調漲盤價,客戶增補庫存,致減幅縮小至 1.2%;
機械因全球經濟成長動力持續不振,廠商設備投資需求疲弱,致年減 6.1%;
塑化製品因國際油價較上年同期下跌 2 成 4 跌幅縮小,
致塑橡膠製品年減 4.4%、化學品年減 4.9%,減幅縮至個位數, 
顯示傳統貨品接單多有明顯改善。

主要接單地區比重最大的美國訂單 100.5 億美元,月減 0.7%、年減 1.6%,
以電子產品減少 1.4 億美元或減 4.7% 較多,
機械減少 0.4 億美元或減 8.3% 次之。

東協六國、中國及香港訂單較上月雖仍呈現衰退,但年增率均呈正成長。

而日本訂單 23.2 億美元,雖較上月增 11.1%,但年減 19.7%,
以資訊通信產品減少 4.8 億美元或減 51.1% 較多,
電子產品減少 1.5 億美元或減 22.0% 次之,
主因貿易商接自日本的液晶電視及筆電訂單續減所致。

展望未來,各國際品牌大廠行動裝置新品推陳出新,
虛擬實境(VR)、 擴增實境(AR)、物聯網等新興產品應用擴增,
可望帶動半導體產業供應鏈及資訊通信產品訂單回溫,
加上面板需求強勁及傳統貨品接單回升,均有助外銷接單漸入佳境,
惟資訊通信產品銷售動能、全球經濟成長力道、以及國際油價走向,
均為影響未來接單成長的因素。

由 財經新報 轉載